水溶性阿比朵尔 (贝毒清) 水溶性阿比朵尔(Arbidol)是一新的抗病毒药物,是前苏联药物化学研究中心研制的抗病毒新药,1993年在俄罗斯**上市,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和其它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。 根据抗原性不同,流感病毒分为甲、乙、丙三型。由于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较快,所以人类无法获得持久的*力。对于流感的**,临床上多数是针对症状及预防继发感染,而缺乏病因**药。国内外的研究方向有三种:疫苗、干扰素和抗病毒化疗药物。由于流感病毒抗原的易变性和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多重性,造成开发疫苗难以逾越的障碍。而干扰素由于来源、给药剂量、副作用等原因,限制了它在流感防治上的应用。因此,开发抗病毒化疗药物是防治流感的重要方向。水溶性阿比朵尔(Arbidol Hydrochloride)是用于**和预防由A、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及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,且具有抗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新型抗病毒药物 【药物特点】 水溶性阿比朵尔同其它抗病毒药物相比具有以下八大特点: 1、同时杀灭A、B型流感病毒; 2、阻止病毒融合与复制; 3、诱生干扰素,明显提高自身*力; 4、显着减轻流感症状,缩短流感病程; 5、阻止流感后期综合症发生与发展; 6、流感流行期服用可有效预防流感; 7、体外试验,对SARS病毒和禽流感病毒有很好的疗效; 8、口服方便,安全性高,依从性好。 【用法用量】每克兑温水30公斤,自由饮水,连续服用7天。 【药效学】 水溶性阿比朵尔的药物作用机制是通过活化2,5-寡腺苷酸合成酶,特异性地阻止流感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细胞膜的接触、黏附和融合,从而阻断流感病毒的复制,并能穿入细胞核直接抑制病毒RNA和DNA的合成[1];另一方面,它具有*调节、干扰诱导和抗氧化的性质,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干扰素,并刺激体液反应和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,引起细胞*和体液*,推测其抗病毒作用与提高*功能密切相关。抗感染机制:酸性环境(pH 5.0)是流感病毒介导融合作用的必要条件,微小的pH升高就会阻止融合过程。水溶性阿比朵尔是一种弱碱性药物,它在宿主细胞中能够提高胞内体的pH,使病毒不能完成膜融合释放病毒基因组的过程,有效地抑制同样属于正黏病毒科的HCV的急性和慢性感染。毒理作用:水溶性阿比朵尔毒性较低。国外文献报道,大鼠和豚鼠单剂口服2 000 mg/kg耐受良好,LD50>3 000 mg/kg。小鼠口服LD50为340 mg/kg。慢性毒性试验:大鼠100~125 mg/kg,狗25 mg/kg,口服给药6个月,均未出现病理学变化,对兔和豚鼠长期用药也是安全的。体内外实验均表明其无诱变作用。大鼠繁殖毒性研究表明本品无致畸作用[5]。LD50>4 g/kg,按推荐剂量给药,对人体不会造成任何不良影响。